跳到主要內容

家庭教育 / 好文推薦 / 從NG到OK的教養說話術1:父母常犯的5種NG句型

從NG到OK的教養說話術1:父母常犯的5種NG句型

選自親子天下雜誌 50期 作者:蘇岱崙

「快一點!你到底要我講幾遍!」

 

「巧虎教的你都沒有在聽!」

 

「都幾點了,還不睡覺!」

 

「讀書有打電腦這樣專心就好了。」

 

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超級熟悉?《親子天下》九月份在臉書粉絲團做了個小調查,問各位爸媽粉絲最常「唸」小孩的話語是什麼。三百多則家長留言中,不分孩子年齡大小,大約有兩百多則,第一名永遠都是「快一點」。「快一點」適用於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各種場合:快點起床、快點吃、快點去刷牙、快點寫功課、快點去洗澡、快點關電腦、快點上床睡覺……明明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,為什麼孩子好像覺得他有一百小時,做任何事都拖拖拉拉,只有看電視打電腦不用催?

 

自己罵小孩的時候火冒三丈,看到原來大家都說一樣的話,不禁莞爾。日本教養雜誌《AERA with Kids》去年調查了三百位家有小學生的媽咪,結果有九六%的媽媽每天至少會講一次「快一點」,但是,若問媽媽是否覺得「其實不說快一點會比較好」,有高達九成的人表示同意,「快一點媽媽」內心很掙扎。

 

 

無心之話,恐影響孩子一輩子

 

「快一點」高掛父母常唸句榜首,代表其實無效,所以才每天都得說。而更令人震驚的是,這不但是無效句,可能還有負面影響。日本新書《換個說法,讓孩子重拾動機:引導式對話的五大法則》(暫譯)中提到,一項針對日、韓、中、美高中生的調查,日本孩子「覺得自己很遜」的比例是最高的,而讓日本孩子覺得自己很遜的教養語言,第一名就是「快一點」。

 

爸媽無心的話,的確會埋在孩子心裡,隨之發酵成長。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邱永林說,曾諮商過一個案,外貌亮麗、也是職場上成功的女強人,但她卻否定自己的外表,找對象時也沒有自信,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。深談後才發現,原來這名個案小時候,媽媽曾經當著她的面,對外人說她是三姊妹中「最醜、脾氣最壞」,她生命裡一直帶著這句話,且深受影響。

 

於是,爸媽對孩子的碎唸語句,一不小心,就從爆笑療癒路線,荒腔走板成親情倫理大悲劇。父母在行使教養語句的挑戰,不只是「怎樣說孩子才會聽」,還有「如何不造成負面影響」,以及「怎樣說才能正向引導孩子」。

 

就算是稱讚、鼓勵的話語,如果傳達的內容不恰當,也會造成錯誤引導。

 

《無心的壞話,會寄放孩子一輩子》作者伊麗莎.麥德哈斯(Elisa Medhus)在書中指出,親子關係雖然從過去的「獨裁專制」邁入現今的「民主關係」,但親子互動模式中仍有兩項主要錯誤一直延續未變:一是我們教出的孩子,得倚賴外界認同才能做決定;二是我們阻礙了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發展。

 

麥德哈斯認為,爸媽的教養說話術格外重要,不論是責備或是讚美,話語中所承載的訊息,都得避免引導孩子走入這兩種模式。

 

 

五種NG模式,多說無益

 

以下是五種大人常犯的NG教養句型。

 

  1.不自覺的反射性用語

 

「不要拖拖拉拉!」

 

「閉嘴!」

 

「講幾次了還聽不懂?」

 

麥德哈斯書中指出,這一類父母親常不自覺說出口的反射用語,其實是反映了成年人面對孩子不恰當行為時,立刻彈出的焦慮、憤怒或失望情緒,主要原因是來自成人自己的壓力,其實和孩子行為沒有什麼關係。

 

反射性話語常帶有負面表述,例如「不要踩水」、「不要玩那個」,會讓孩子和自己看到「做錯什麼」而非「做對哪些事」。帶有憤怒語氣的反射話語更是具有強大殺傷力,只會引起孩子反彈、畏縮或缺乏自信。

 

 

  2. 威脅

 

「再不關掉電腦,我就把螢幕丟掉!」

 

口頭威脅或許能帶來短暫、立即效果,但是孩子會不斷偵測大人的底限,和測試這項「威脅」發生的可能性。所以除非大人到最後能真的成功變身成媽咪酷斯拉,把螢幕吞了,一旦孩子發現爸媽其實不會真的丟掉,這種威脅是沒有用的。

 

 

  3. 空泛的讚美

 

「你真聰明!」

 

「你好棒!」

 

邱永林指出,當聽到「空泛的讚美」和「建設性的批評」時,剛開始聽者會傾向接受、喜歡讚美的訊息,但久了就發現,有建設性的批評才是最有幫助的。

 

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曾在專欄文章〈讚美的風險〉中寫道,許多教育心理學的實驗發現,十歲以下的孩子會認為能力是後天的,努力愈多能力愈強;但約十歲以上就會轉而認為能力是先天的,需要的努力愈多,代表能力不夠強。因此,讚美孩子努力、具體做過的事實,會比讚美結果有效,但也要傳達「能力是努力的結果」、「沒有努力就不能把天賦發展成為能力」等訊息。

 

 

  4.  主觀評價

 

「這題教那麼多次還不會,你腦袋裝什麼?」

 

「你從來都不會主動練琴,每次都要大人催!」

 

當我們責備或批評孩子時,經常不自覺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,如「從不」、「總是」造成錯誤的自我形塑,或是讓孩子內心形成「內在判官」,從內在想法、行為舉止到外表都十分在意大人的看法。若帶有人身攻擊的訊息,更會傷害孩子的自尊,暗示孩子本質上有問題。

 

 

5. 條件交換

 

「只要通過英語檢定,爸爸就買新的遊戲軟體給你。」

 

「若每科都考一百分,媽媽就給你一百元。」

 

麥德哈斯在書中舉了自己親身經歷:她在五個孩子尚年幼時,偶爾必須出遠門,忍不住對孩子說:「只要你們乖乖聽保母的話,我就帶小禮物給你們。」結果當她結束旅程,回家等不及親親抱抱這些令她掛念的小臉蛋時,孩子們卻急切的問:「你帶了什麼給我?帶了什麼?」瞬間澆熄她的母愛。

 

《這樣讚美與責備,孩子知道你愛他》作者明橋大二提醒,用金錢和物質來鼓勵孩子,可能造成他為了得到某樣東西,才會去做,若缺乏物質獎賞,就不會做。但我們希望培養出的孩子是,為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感到開心,所以運用時必須格外謹慎。

 

雖然出發點是為了讓孩子行為更好,但仔細想想,我們對孩子吐露的那些語句,應該不會對其他成年人說。爸媽拋出這些話語,有時是基於方便、不必動腦筋、可立刻見效,甚至只是發洩情緒與焦慮等,其實都並非健康營養的溝通。

 

「談話」,是當代父母最重要的教養工具。體察話語中的陷阱,反思言談傳遞的潛意識或價值引導,是每個父母都應操練的「教養第一課」。

 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