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:::
各項傳染病防治衛教資訊 / N7N9專區 / H7N9 流感個案居家照護指引

H7N9 流感個案居家照護指引
疾病管制局 2013 4 11 日第3
1. 目的
本份文件提供可能感染 H7N9 流感之個案於居家照護時參考使用。
2. 個人基本的防護措施
一般來說,流感主要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,另由於病毒也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,

故病毒也可藉由手沾染感染者分泌物再接觸口、鼻或眼睛等而感染。此外,由於H7N9流感至目前為

止,被認為具有透過接觸禽鳥而傳播之可能,因此,為減少感染風險,有效預防感染與疾病傳播,

應採行之個人防護措施包括:


2.1 避免接觸禽鳥
避免接觸禽鳥類,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;食用雞、鴨、鵝(含蛋類)需注意完全熟食。
2.2 維持手部清潔
原則上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或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手部衛生。保持經常洗手習慣,洗手

時用肥皂及水清洗至少20 秒,尤其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,當缺水或可用水量有
限時,可用酒精性乾洗手劑替代。另應儘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(相關資

訊可參閱「手部衛生指引1)


2.3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
2.3.1 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,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。
2.3.2 打噴嚏時,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,若無面紙或手帕時,可用衣袖代替。
2.3.3 如有呼吸道症狀,與他人交談時,請戴上外科口罩並儘可能保持1 公尺以上距離。
2.3.4 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,請用肥皂搓手及澈底洗淨。
2.4 生病時在家休養:患者在症狀開始後,除就醫外,應儘量在家中休息。患者應避免搭乘大眾

交通運輸工具,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。
3. 居家照護措施
3.1 個案在家休養時,家人或其他同住者應負責照料,並協助病患處理飲食、洗衣及其他必要

的生活維持事項。如病患無家人或其他同住者可予照料,或其家庭實在無法提供療養,地方政

府應尋求其他社區資源協助。


3.2 個案如何保護旁人?可注意以下事項:
3.2.1 勤洗手可降低感染他人的風險。
3.2.2 注意咳嗽禮節與呼吸道衛生。
3.2.3 避免外出。有必要外出時(如就醫),在可以忍受的情況下,應戴上外科口罩。
3.2.4 在家戶內公共區域時,也應配戴外科口罩。
3.3 家人如何幫助個案?
3.3.1 個案房間環境
3.3.1.1 最好讓個案居住於單獨的房間並保持通風良好;如家中有二間以上浴廁,可

讓個案單獨使用一間。


3.3.1.2 建議於個案房間中準備下列物品︰
提供每個病患專屬之茶杯,浴巾及毛巾
面紙
含上蓋垃圾桶並於內襯裝好垃圾袋
酒精性乾洗手劑
提供吸管及飲用水
溫度計
為個案準備足量的外科口罩
藥物(如病患為孩童,則藥物應放置於成年人房間為原則,以避免孩童誤食;另外,

應於寫下藥物使用時間及劑量。)
3.3.1.3
個案清潔、洗衣與廢棄物處理個案使用過的餐具、桌巾等,用水及清潔劑澈底


清洗即可,無需獨立分開清潔,但在清潔前,不應與其他同居成員混用。
清洗個案的衣物、毛巾、床單,可用一般洗衣機加入清潔劑洗淨。另應將未清洗的衣物、床單裝
入洗衣籃中,避免直接抱持,以免因接觸而感染。接觸過欲清潔之衣物、床單後,應立即以肥
皂與清水清洗雙手或酒精類乾洗手液洗手。
個案使用過的面紙可置於垃圾袋中,與其他家庭垃圾一起丟棄並立即清潔雙手;另為方便個案丟
棄使用過的面紙,可放置一垃圾袋在病患床邊。
可用適當的清潔劑或消毒劑擦拭病房及家戶內物品表面的清潔,特別是床邊的小桌子、浴廁、
或孩童的玩具(詳細資料請參閱「消毒劑使用指引2)
衛浴設備應每日以清潔劑清洗。
3.3.1.4 除非就醫,應讓個案在家中休養,需外出辦理的
事務儘量由家人代勞。
3.3.1.5 注意個案的心理需求,可讓個案藉由電視、廣播、報紙或網路排遣居家療養的時間,並給予最
大的支持與關懷。
4. 家人如何減低感染風險?
4.1 儘量由同一成員照料病患。
4.2 其他同住者如並非主要負責照料個案者,避免進入個案房間。如欲探望病患,可使用電話或視訊方式取代當面拜訪。
4.3 進出個案房間應隨手關門,且接觸過患者或患者曾接觸過之物品後皆應洗手以避免感染。
4.4 如不可避免要與家中的個案面對面密切接觸,可配戴口罩,但需注意避免重複使用口罩,且脫除口罩後要洗手。
而用過的口罩應儘量放入膠袋內密封丟棄。
4.5 個案及家人均應保持勤洗手之衛生習慣並互相提醒。
4.6 家中應保持良好的通風。
4.7 家中可適當消毒:可能受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表面,如個案房間內,可執行消毒;為便於消毒,病人房間內陳設宜
儘量簡單,移除不必要的物品(相關資訊可參閱「消毒劑使用指引2)
4.8 個案之同住者應隨時注意自身健康狀況,如有不適可主動與衛生單位聯繫,以利其安排儘速就醫。
5. 在家中隔離的個案,倘發生嚴重症狀或併發症,請主動與衛生單位聯繫,以利其安排儘速就醫治療。


參考資料
1. 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fo.aspx?treeid=BEAC9C103DF952C4&
nowtreeid=8C6EBFE10DFF948D&tid=AE8116C8EDFB1B2A
2. 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fo.aspx?treeid=BEAC9C103DF952C4&
nowtreeid=05BD8640545C4E2D&tid=0C38DD0813D38E48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