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
教師經驗分享區 / 足林秘笈-足球基礎教學分享

 「足」林秘笈--體育課程中足球入門教學分享

體育科教師-蔡伯恩

一、前言

「足球」乃為世界最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,選手在場上的一舉一動,牽動著數千萬球迷的喜、怒、哀、樂,尤其每四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(WORLD CUP)更是令人為之瘋狂,球賽勝負更常是引起慶祝或暴動的主要原因。足球造成瘋狂的程度更是無法輕易言喻。

足球運動極富變化,加上足球運動並非使用一般習慣的雙手,入門較不易,使得許多人有「看」之瘋狂,非「踢」之瘋狂的缺憾。因此,在足球教學或訓練上,更應簡化動作的複雜性,找出其動作關鍵,使學習易獲得進步的成就感,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並享受足球運動的樂趣。

足球的基本技術應為「停」、「控」、「盤」、「踢」、「頭頂」、「走/跑位」、「戰術」等技術構成。各種技術又可分為許多技能,若要一一學習,必要花費相當時間。因此,找到各種技術的共同原則,使學生更易產生學習遷移,加上關鍵(POINT)基礎技術教學,必能夠減短學生技能學習時間,並減低學習挫折感,在時間有限的體育課程中,獲得更有效率的學習。

二、足球基本技術意義

(一)停:足球技術中的「停」,一般稱為「停球」,意即將球從動態轉為靜止狀態,但在足球運動中應結合「控」方能稱為真正的「停球」。因此,停球的真正意義應為將球控制在理想的位置。其種類大致可分為「滾地球停球」與「凌空飛球停球」兩大類。

(二)控:「控球」在此是指將球從非控制狀態轉為控制狀態,讓球依踢球者的期望而運動。通常,我們會將「挑球」納入控球之中,其主要原因為--挑球過程中,即可訓練控制球的能力,進而結合運用在各項技術上。

(三)盤:「盤球」是除了傳球外足球場上唯一可將球向前推進的方法,「盤球」可說是足球運動的專有名詞,其意義與籃球的運球類似。一般而言,盤球技術大致可分為「足背盤球」、「足背外側盤球」與「內側盤球」三種。

(四)踢:「踢」顧名思義指的是,將球從己端踢向某目標的技術。依目的大致可分為「射門」、「傳球」兩種;依踢球部位可分為「腳背踢球」、「腳外側踢球」、「腳內側踢球」、「腳尖踢球」、「腳跟踢球」、「大腿踢球」等;在一般常見的足球技術如「香蕉球」、「吊球」、「底線傳中」、「射門」……等,均為踢球技術的一種。

(五)頭頂:頭頂是指用頭部使球產生動能或改變方向的技術,其頭頂位置應為「額頭」,乃為眉毛與髮髻之間。在足球比賽中最常見到頭頂技術的狀況為「中場爭頂」、「門前頂球射門」。

(六)走/跑位:「走/跑位」意即球場上球員移動的技術,其目的主要為--使己方取得更有利位置,以獲得更多的攻門機會或更佳的防守位置。

(七)戰術:「戰術」是融合「停」、「控」、「盤」、「踢」、「頭頂」、「走/跑位」等各種技術,以達到某種目標的複雜技術。戰術的運用乃是足球比賽中的精華。

三、足球基本技術教學原則

筆者發現,足球技能學習最少有下列幾項原則:

(一)單一動作教學原則:在體育教學中,單一動作教學原則是基礎概念,尤其在足球運動教學更應遵守。在適宜範圍內,動作做細部分解將有助初學者學習。(例:同一路線盤球練習時,盡量不同時設計腳內側盤球與腳外側盤球,除非單一盤球技能已有相當水準。)

(二)踝部固定原則:踢球過程中,踝部應為固定的,其原因如下:

1、避免受傷:若無固定,踢球瞬間踝部會因踢球之衝力,造成不當彈震使肌腱、韌帶承受極大的瞬間壓力,進而受傷。

2、準確性:影響準確性的部位關節活動度減少,使踢球時的準確性增加。猶如保齡球選手使用腕部固定器,使腕部維持在期望角度以達更高的準確性。

3、力量傳導:過程減低彈震造成緩衝現象,以達到最佳的力量傳導。

(三)重心原則:足球運動中,腳部需同時支撐重量並踢球,如果未能有適切的身體重心位置,受傷的機率是相當高的,未來進步的幅度也會因為重心受到影響。而重心問題大致可分為「準備階段重心」、「踢球階段重心」與「踢球後重心走向」三方面,「穩定」為重心最基本的要求。基本上,雙腳著地非移動時身體重心應保持在兩腳正中央,準備踢球時,重心應置於支撐腳(軸心腳),踢球後之重心走向應依實際需求調整之,但基本上仍需保持「穩定」。另外,軸心腳應保持微彎,以保持身體移動的靈活度。

(四)左右平衡原則:顧及左右肌群均衡發展,特別強調左右平衡問題。許多從事足球運動的學生,常發現脊椎呈現S型(後方觀之),其主要原因乃是因為未能適切鍛鍊非慣用邊造成。另外,若無均衡練習,對於強調運動型態為「開放式」的足球運動而言,也是相當大的阻礙。

(五)反覆訓練原則:此反覆訓練指的應包含兩大部分問題:

1、練習量:足球運動所使用的腳部,本是較不靈活的部位,因此更須足夠的練習量,使不熟練的動作,因練習變得熟練與靈活。

2、重複動作:對於基礎足球技能學習過程中,應盡量簡化其他干擾動作。如:一人拋球一人用腳背回踢時,應要求拋球者先準確的拋至踢球者腳舉起下壓腳背準備踢球處,使踢球練習者能體會腳背觸球的感覺與小腿前踢的感覺,非只將球拋向踢球者,使踢球者自行踢之。

(六)漸進原則:在此的漸進原則除由簡至繁外,更要求先以較慢動作學習至該動作熟練後,方以較快速度或最快速度做動作。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學生可以做出一連串很快的盤球動作,看似可以靈活的操控球,實際上卻是因速度過快而被球控制,因此慢動作學習可確保動作的完整性,使得動作學習更確實。

四、基礎動作教學重點

在此,以一般體育課常見的足球教學項目,簡述基礎動作教學之重點:

(一)停球:停球最大的訣竅,即為「放鬆」、「以柔克剛」,巧妙利用該部位「自然緩衝」達到停球的目的。另外,接觸位置的角度也為停球結果的影響因素。基本上除非需改變停球後球的位置或某些特殊狀況,不然均不做「後收」動作。

1、腳底停滾地球:腳底停滾地球時,軸心腳微彎並將身體重心放至該腳,另一腳看準球後,輕輕用腳底前段輕點球的上方,當點球腳放回地面時,重心再平均於兩腳,即完成腳底停滾地球的動作。

2、腳背停空中球:軸心腳微彎,停球腳腳踝不固定鎖死,輕抬膝關節使踝關節與腳尖離地約5-10公分高並以腳尖部位接觸球,球即會很容易控制在腳下。

3、大腿停球:可先以基礎動作體會停球感覺--軸心腳微彎,停球腳腳尖著地,膝蓋輕輕抬起至身體前方,令拋球者輕拋至停球者股四頭肌遠心端約1/3處,但仍不可太接近膝蓋部位,以防球易彈出。

4、內側停球:內側停滾地球時的位置,應與內側踢球位置相同。動作要求仍要繃緊踝關節,先將停球腳之踝關節轉向之後,以膝關節為軸心輕輕抬起,與球接觸位置應在球的中心,千萬不可出現「踩球」之動作,應以「自然緩衝」為主。

(二)控球:控球最常練習的項目為挑球,若學生無法連續踢之,可先從一次一下、二下……N下慢慢增加,先求抓到動作要領與球感。大腿挑球時球與身體接觸部位應與停球時相同,請特別要球學生先將球踢向胸部,使之改過大腿上舉不足,球越踢越遠的現象;腳背挑球時,先要求腳背下壓固定(接觸位置不再贅述),軸心腳微彎,踢球之腳背猶如一塊板子,腿部抬起之角度必須盡量平面方能更有效率。

(三)盤球:盤球時腳部應接觸球中心點或中心點下方略低位置,可防止被絆倒或是球跳動的現象。直線快速盤球練習時,建議用腳背略外側處盤帶(因內側較不符合快速跑動盤帶的運動型態),可令學生在身體前側觸球,並下壓腳背以腳背略外側觸球,即可達到快速盤球的動作。

(四)踢球:踢球時,踝關節固定是重要的,先以運用單一部位力量,後慢慢增加力量運用部位,最後讓全身相關部位的力量能有效的傳導到球。大致上,力量運用部位應為「小腿擺動」、「大腿擺動」、「腰部扭轉」、「手部擺動」等。

1、腳背吊球:一般學生實施腳背吊球時最大的阻礙應該為軸心腳位置不佳、入球點錯誤及踢球接觸部位錯誤幾種。其練習方法可先請一位同學將球固定在直線上,踢球者將軸心腳腳尖置於球側約20-30公分的同條直線上,踢球腳腳踝下壓繃緊,腳尖前緣接觸地面並延地面輕輕畫一個半圓,身體自然擺動,踢球腳的入球點自然會踢到球的底部完成期望的吊球動作,若踢球部位稍有偏差,只需調整軸心腳與球的距離。

2、內側踢球:一般進行內側踢球練習時,為獲得更多動能,均會先將小腿後擺,個人認為,初學者只要先練習前踢的部分即可,後擺確實能獲得更多動能,但易產生踢球時間差問題與球點不易固定,應特別注意之。

五、結語

在體育課中我們不難發現,常有學生上某些項目時興致高昂,而在某些項目上卻興致缺缺,仔細觀察原因,即會發現該學生興致缺缺的項目通常技能都較差。因此,筆者認為,一個運動項目的真正樂趣,是需要個體對該項目有某程度的技能水準後,方能真正體會,然而,能夠真正體會該項目樂趣後,方有意願主動參與,運動習慣的養成也因此產生。

「教學,是彙集智慧、技巧、創意、經驗的複雜藝術」。

足球運動能促進更均衡、更全面的發展「軀體動覺能力」,如果因為入門不易而放棄發展的機會,實感可惜。因此,筆者殷切期盼,在上述篇幅有限的分享中,能讓您的教學增添更多色彩,使更多學生從技能學習中獲得更多成就感,真正體會足球運動的樂趣。

 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